当前位置: 首页 > 综合

全球关注:反击匈奴、经略西域、平定周边,汉武帝的对外政策

日期:2023-03-06 02:09:23 来源:莎谈史记

汉武帝在位时期,凭借文、景以来积聚的社会财富和充足的兵源,对汉初统治区周边地区展开了一系列战争,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汉王朝的疆域,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。

西汉时期的集兵方式以征发兵役为主,武帝以后辅以志愿兵、谪兵和刑徒兵制。 征兵制规定:男子自成丁之年(汉初沿秦制为17岁,景帝时为20岁,武帝以后为23岁)至56岁期间,需要服兵役两年。其中一年在本郡服役,为材官(步兵)、骑士或楼船(水军),称为正卒;一年或在京师宿卫,称卫士,或赴边郡屯戍,称为戍卒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这种兵制在小农经济相对稳定、户籍管理较为严密的条件下,为国家提供了充足的兵源。

反击匈奴

楚汉战争之际,北方的匈奴又强盛起来。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以30余万精锐骑兵,东败东胡,北服丁零,西逐大月氏,重新占据河套。其统治区域东起今朝鲜边界,横跨蒙古高原,与氏羌相接,向南延伸到河套以至于今晋北、陕北一带。

汉高祖七年(前200),冒顿领兵大举南下,与反叛的韩王信连兵围晋阳(今山西太原)。刘邦亲自率兵迎击;被匈奴骑兵围困于平城白登山(今山西大同东北),历七天七夜方才脱身。

刘邦脱围后,深感国力虚弱,被迫采纳娄敬建议,取宗室女为公主,嫁给单于为阏氏,与之 和亲 。同时,每年馈赠絮缯酒食等礼物给匈奴,开放汉与匈奴之间的关市,以缓和匈奴的侵扰。

文景时期,继续与匈奴和亲,厚予债赠,但匈奴仍然不时侵犯汉朝边境,每次入塞,都大掠人畜,毁坏庄稼。

文帝十四年(前166),匈奴14万骑南下,前锋迫近长安,火烧回中宫。为了抵御匈奴的侵扰,文帝用晁错之议, 募民“实边”,在西北和北部边郡设立30个牧马场,训练军马。

汉武帝即位后,积极准备反击匈奴。元光二年(前133),武帝派马岳(今山西朔州)人聂翁壹引诱匈奴进占马邑,欲设伏一举歼灭匈奴主力。单于人塞后发觉了汉朝的诱兵之计,中途退兵。

\"马邑之谋\"虽未成功,却揭开了反击匈奴战争的序幕。 此后,匈奴屡次大规模进攻汉朝边郡,汉军也不断发动反击和进攻。在长期的战争中,影响较大的是 汉攻匈奴的3次战役 。

元朔二年(前127),匈奴入侵上谷、渔阳(今北京密云一带)。武帝遭车骑将军 卫青 领兵出云中,沿黄河北岸迂回至陇西,夺取河南地(今河套地区),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。随后,汉在其地置朔方(今内蒙古杭锦旗北)、五原郡(今内蒙古包头西北),募民10万徙居其地,又重新修复了秦时所筑的边塞。

元狩二年(前121),武帝命骠骑将军 霍去病 率兵远征。霍去病出陇西,越过焉支山(今甘肃山丹境内)1000余里,杀匈奴二王,俘获浑邪王子及相国、都尉等大小首领,缴获休屠王的祭天金人。同年夏,霍去病又从北地出击,越居延海,南下祁连山,俘匈奴3万余众。在汉军的打击下,匈奴贵族内讧,浑邪王杀休屠王,率部4万余人降汉。 汉在其地陆续设置武威、张掖、酒泉、敦煌四郡,称为\"河西四郡\"。

汉得河西四郡后,不但隔绝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,而且打通了汉与西域的直接交通。在汉军的多次打击下,匈奴单于庭(首脑部)被迫向北迁徙。

元狩四年(前119), 卫青、霍去病 率领骑兵24万、步兵及转运者数十万人,分东西两路挺进漠北,穷追匈奴。卫青率西路军从定襄郡(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)出发,在漠北歼灭单于主力,迫使单于率残部向西北溃走,汉军北至寘颜山赵信城(今蒙古杭爱山南)而还。

霍去病率东路军出代郡(今河北蔚县北),出塞2000余里,与匈奴左屠耆王接战,俘7万余人,至狼居肾山(今蒙古乌兰巴托以东),临瀚海(或今贝加尔湖)而还。这次战役以后,匈奴主力向西北远徙,而漠南无单于庭。

经过以上重大战役,匈奴力量大为削弱,除对西域诸国还有一定控制能力之外,再也无力向东发展, 百余年来北方农业区域不断遭受的匈奴威胁基本解除。

西汉王朝战胜匈奴以后,北方边地出现了新的局面。边郡和内地之间, 邮亭驿站相望于道 ,联系大为增强。中原的生产工具、耕作技术、水利技术,通过移民和屯田的戍卒,在边郡迅速传播。同时,匈奴文化也传到中原,其先进的养马技术促进了汉朝养马业的发展。

汉朝从令居(今甘肃永登西)西北西至玉门关,修起了屏障河西走廊的长城,敦煌以西至盐泽(今新疆罗布泊)也修建了亭燧。这些屯田区、城堡和烽燧,成为先进经济、文化的传播站,对于促进匈奴和其他相邻游牧民族社会的发展,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。

匈奴向西北远徙后,部落贵族发生分裂,出现五单于争立的局面,随后分裂为南北两部。南匈奴呼韩邪单于降汉,北匈奴郅支单于被追西迁,后被汉军袭杀。竟宁元年(前33), 汉元帝以宫人王嫱(昭君)嫁给呼韩邪单于,恢复与匈奴的和亲,结束了汉同匈奴间的对峙局面。

经略西域

两汉时期,人们把玉门关、阳关以西乃至中亚及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。西汉初年,西域共有36国,绝大多数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南北边缘的绿洲上。

盆地南缘有且末、抒弥、于阗、萨车等国(南道诸国);盆地北缘有焉耆、尉型、龟兹、姑墨、疏勒等国(北道诸国)。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是一个游牧区,盆地以南的天山缺口为车师所扼制;西部的伊犁河流域原来居住着塞种人,后来游牧于敦煌、祁连山一带的 月氏人 为匈奴所逼迁到这里,赶走了塞种人。不久, 乌孙人 攻入伊犁河流域,赶走月氏人,占领了这一地区。

乌孙人逐水草而居,与匈奴同俗,原来游牧于敦煌、祁连山之间,后来被月氏攻破,因而依附于匈奴,随后又摆脱了匈奴控制。

西域诸国语言不一,互不统属,多以城郭为中心,兼营农牧,有的还能自铸兵器。 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,除乌孙有众63万口以外,一般只有几千人到二三万人,最小的只有一二百人。匈奴强盛后,出兵征服了西域诸国,置\"僮仆都尉\"于北道的焉耆、危须、尉犁之间,经常搜刮西域各族的财富。

汉武帝得知西迁至妫水(今土库曼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阿姆河)流域的大月氏有报复匈奴之意,就募人出使大月氏, 想联络他们夹攻匈奴。

建元三年(前138),汉中人 张骞 以郎应募,率众百余人出陇西向西域进发。张骞在西行途中被匈奴所俘,居十余年,后寻机逃脱,西越葱岭,经大宛(今吉尔吉斯斯坦费尔干纳)、康居(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)到达大月氏。

大月氏自认为新居之地肥饶安定,无意东返故地。张骞没能实现联络大月氏人的目的,于元朔三年(前126)返回长安。他的出使获得了大量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,也扩大了汉朝的影响。

自从西汉控制了河西地区,盐泽以东地区基本不见匈奴踪迹,汉与西域之间的道路由此畅通。元狩四年(前119),张骞率300多随从,携带牛羊万数,金币丝帛巨万,再度出使西域。此行的目的,是要招引乌孙返回河西故地,以 “断匈奴右臂” ,并与西域各国建立稳定联系。

张骞到达乌孙时,恰逢乌孙内乱,因而未能达到劝说乌孙东归的目的。不过,张骞分遣副使出访了大宛、康居、大月氏、大夏(今阿富汗北部)、安息(今伊朗)等国。元鼎二年(前115),张骞借同乌孙使者返抵长安,由他派往大月氏等国的副使也同各国报聘汉朝的使者陆续返回,汉朝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终于建立起来。

但是,西域东端的楼兰、车师在匈奴的策动下,经常劫掠汉使,遮断道路。为确保西域通道,汉于元封三年(前108)遣王恢击破楼兰,遣赵破奴告破车师,并在酒泉至玉门关一线设立亭障,作为供应粮草的驿站和防守的电所。

元封六年(前105),汉以宗室女细君嫁给乌孙王,与乌孙和亲。细君死后,汉又以宗室女解忧同乌孙继续和亲。 汉廷通过和亲的方式,加强了与乌孙的关系,使乌孙成为从侧后钳制匈奴的重要力量。

宣帝神爵二年(前60),匈奴内部分裂,西部的日逐王降汉,匈奴设在西域的僮仆都尉从此撤销。汉于是设 西域都护 ,治所在乌垒城(今新疆轮台农北),首任都护是 郑吉 。都护统辖南道和北道各国,督察乌孙、康居诸国动静,颁行朝廷号令,诸国有乱,有权发兵征讨。西域各国与汉朝的臣属关系至此完全确定。

平定东南

东南的越人,早在秦代已在郡县体制下与汉人杂居。秦末,闽越和东瓯的首领都曾起兵反秦,并助汉灭楚,因此先后被封为王。武帝建元三年(前138),闽越发兵围东瓯,东瓯向汉求援。武帝派严助发会稽郡兵浮海救援闽越退走。

东瓯人为避免闽越的威胁,请求内徙。汉使其迁居江淮之间,成为汉朝的编户齐民。元封元年(前110)冬,汉发兵攻灭闽越,把闽越人也迁徙到江淮一带。此后, 居住在江淮之间的闽越、东瓯人逐渐与汉人融合,而留在原地的越人则分散在山岭中,与汉人来往较少。

秦汉之际,南海郡郡尉赵佗割据南海、桂林、象郡,自立为南越王,都番宗禺(今广州)。南越出产犀、象、玳瑁、珠玑、铜、银等,吸引了许多中原的商贾。

武帝建元六年(前135),南越王赵胡(赵佗之子)派太子婴齐宿卫长安。后来婴齐之子赵兴继任为王,按其生母璆太后(邯郸人)的意见, 上书请求自比诸侯内属,并请汉朝撤除边境关塞。 南越丞相吕嘉等坚决反对,并发动宫廷政变,杀赵兴、缪太后及汉朝使者。

元鼎五年(前112),武帝派遣路博德、杨仆等领兵分五路攻入南越,会师番禺,俘斩吕嘉,西瓯40余万人降汉。汉在南越、西瓯及其相邻之地分设儋耳、珠崖、南海、苍梧、郁林、合浦、交趾、九真、日南9郡。

开通西南

西汉时的西南地区,分布着许多语言、习俗不同的民族,当时统称为 “西南夷” 。大体说来,贵州西部有夜郎、且兰;云南滇池附近有滇,洱海防近有鹤、昆明;四川西昌有邛都,雅安附近有徙、作都,成都以北有冉。其中,夜郎、滇、邛都等族皆盘发于顶(椎发),从事农耕,有邑聚君长;昆明等族则编发为辫,过着游牧生活。

西汉初年,西南各族与巴蜀等地维持着商品交换关系, 汉人商贾从西南夷运出作马、髦牛和奴隶;巴蜀的铁器和其他商品也运入西南夷中,有的还经由夜郎浮牂柯江(今北盘江)转运到南越。

武帝建元末年,派唐蒙领兵前往夜郎,企图发夜郎兵浮江抄袭南越,继而又派司马相如招抚邛都、作都,在其地设置都尉和十余县,隶属蜀郡。稍后,汉在夜郎及其邻近地区设置犍为郡(治今四川宜宾),并发卒修筑自僰道(在今四川宜宾)通向牂柯江的山路。

张骞出使大夏时,曾在那里见到邛竹杖和蜀布,据说来自身毒(印度),由此判断巴蜀与身毒可以交通。 武帝据此于元狩元年(前122)派使者自巴蜀四出,寻找通往身毒的道路。 但由于嶲、昆明等族的阻拦,始终未达目的。可是汉同滇的交通却因此开通,汉对夜郎及其附近各族的控制也进一步加强。

元鼎五年(前112),汉发夜郎附近各族兵攻南越,且兰等不听调遣,反而杀害汉朝使者和犍为太守。次年,武帝发兵自巴蜀大举南下,平定且兰等族。然后陆续在且兰设置牂柯郡(治今贵州黄平西),在邛都设置越郡(治今四川西昌东南),在莋都设置沈黎郡(治今四川汉源北),在冉駹设置汶山郡(治今四川茂汶北)。元封二年(前109),武帝出兵临滇,降滇王,在其地设置益州郡(治今云南晋宁),同时赐滇王王印,使之复治其民。

标签: 河西四郡

热门推荐

猜你喜欢

市场